最近,相信大家都被一部叫做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电影刷屏了吧。据网络实时数据,其票房正在向着百亿元人民币大关迈进,热度空前高涨!
影片中除了优质的故事情节、精良的画面制作、深刻的哲理思考之外,还蕴藏着许多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知识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跟随“魔童”,一起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别样魅力吧!
Part.1 哪吒为啥总是“一头火”?
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,哪吒似乎天生就是个“火气”很大的小家伙,动不动就“一头火”。别人生气时是发火,而他生气时,是发~~火~~!
对于这种现象,中医有解释:人体内也有“五行”——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分别对应五脏:肺、肝、肾、心、脾。哪吒之所以容易“火大”,其实就是心火旺盛的表现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”心火旺盛之人,情绪容易激动,就像电影里的哪吒一样。
如果您最近也觉得自己最近火气大,不妨试试清心火的食物,比如莲子、百合、绿豆等。
Part2:体质与阴阳平衡
魔丸与灵珠的象征:哪吒是魔丸转世,玩的是火,属“阳”;敖丙是灵珠转世,玩的是冰,属“阴”。
电影中敖丙附体哪吒之时,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“冰火两重天状态”,也充分体现了中医“阴阳平衡”的核心思想。此外,哪吒性格暴躁易怒,从中医角度看,肝在志为怒,心主神志,哪吒的情绪波动大概率与这两脏的功能失调有关。
Part3:乾坤圈的妙用
乾坤圈,又叫阴阳环,或者阴阳调和乾坤圈。它既是哪吒的法宝,也是调和其魔性的灵器。
从中医角度看,乾坤圈可以理解为“调和阴阳”的工具,帮助哪吒平衡体内的“阴”与“阳”(也就是魔性与人性)。中医治疗中常用中药内服,或者针灸外治的方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。
Part4:李靖夫妇的“情志疗法”
中医认为:人的情志可分为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类型,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。它们都与五脏,即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的功能密切相关。这种关系既体现了情志活动对五脏功能的影响,也反映了五脏病变时可能出现的情志反应。
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,正是李靖夫妇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包容,帮助他逐渐摆脱了魔性的控制,变得更加平和、理性。从中医角度看,这是一种“情志疗法”——父母的关爱帮助孩子调节情志,从而改善了他的身心状态。
大揭秘!
李靖给百姓吃了哪些中药?
在陈塘关保卫战中,申公豹按照李靖的吩咐采买中药的情节瞬间将中医药文化的“法力值”拉满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,申公豹都买了哪些药,以及这些药都有哪些功效吧:
三 七: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,用于咯血、吐血及跌打损伤;
蒲 黄:止血化瘀、通淋,用于各种出血及瘀血痛症、血淋等;
茜 草:凉血祛瘀,用于血热夹瘀出血证及瘀血经闭等;
冰 片:开窍醒神、清热止痛,用于热闭神昏等;
血 竭:活血定痛、化瘀止血、生肌敛疮,用于跌打损伤等;
红 花: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,用于经闭、痛经等瘀血阻滞症;
当 归: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、润肠通便,用于血虚诸症及月经不调等;
苏 木:活血疗伤,用于跌打损伤、骨折筋伤等;
马钱子:通络止痛、散结消肿,有大毒,用于风湿顽痹等。
如此看来,《哪吒2》还真是一部含“中医”量超高的精品佳作呢!祝愿大家在观赏电影的同时,也能像哪吒和敖丙一样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阴阳调和”。
(编 辑:冯 俊;审 核:傅 裕;终 审:郑金书)